农历月份 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和雅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月份 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和雅称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农历月份 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和雅称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农历月份的别称
1、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正、开岁、陬月。
2、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阳、伸春、酣春、如月。
3、三月:桃月、蚕月、季月、莺时、晚春、暮春。
4、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阳、清和、初夏、余月。
5、五月:蒲月、榴月、郁蒸、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6、六月:荷月、焦月、暑月、精阳、溽暑、季夏、且月。
7、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8、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9、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青女月、季秋、三孟秋、玄月。
10、十月:良月、露月、飞阴月、冬、初冬、开冬、阳月。
11、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四川普遍称冬月)、龙潜月,幸月。
12、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农历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
农历是中国目前的现代历法。它属于阴阳结合历法,即阴历和公历的结合历法。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个月相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的一年长度,并添加24个节气,设置闰月,使平均日历年适应回归年。
阴历将阴历和公历结合起来形成阴阳历。由于夏正的使用,它在古代被称为夏历。农历是1970年以后使用的新历法。它的年份分为正常年份和闰年。正常年份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月份分为大月份和小月份。大月份是30天,小月份是29天。平均日历月等于新月。
农历的月份都有什么别称?
农历月份的雅称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新正
二月:仲春、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
三月:暮春、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孟夏、槐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
五月:仲夏、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蒲月、郁蒸、小刑、鸣蜩
六月:暮夏、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七月:孟秋、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秋、仲商、中秋、壮月、桂月、南宫
九月:暮秋、朽月、霜序、菊月、无射、咏月
十月:孟冬、良月、子春、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仲冬、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
寒月
农历一月又叫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等,农历二月又叫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毛月等,农历三月又叫暮春、末春、季春、晚春、蚕月等,农历四月又叫缺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等,农历五月又叫仲夏、超夏、中夏、初月、星月等,农历六月又叫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等。
农历七月又叫孟秋、第一秋、上秋、瓜秋、早秋等,农历八月又叫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等,农历九月又叫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剥月等,农历十月又叫阳月、亥月、吉月、良月、坤月等,农历十一月又叫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等,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等。
农历介绍
农历是中国现行的近现代历法,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因使用夏正,古时称为夏历。
农历是1970年以后使用新的历法,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农历月份 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和雅称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农历月份 别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和雅称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