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运程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鬼节

时间:2023-10-25 23:26:32 浏览量: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鬼节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鬼节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鬼节

农历7月14鬼节的由来

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也称为鬼节或兰花节,是祭祀鬼魂袭简的大节日。中元节起源于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鬼节。

兰花节在印度语中是“倒挂”的意思。“倒挂”是指释迦牟尼第十子的母亲死后,遭受饿鬼折磨,无法进食。后来得到释迦牟尼的帮助。供养十神佛各味五果,救我妈功德。所以现在为了祭拜孤魂野鬼,在鬼月的第七个月举行普渡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鬼节。

扩展信息:

过去“七·一四”的气氛在民间相当浓厚。在中午,广东和广西的许多地方都用鸭子祭祀祖先。袜中

传说中,鸭子是背上祖先的灵魂过河的精灵,为了节日完成这一使命而被杀。事实上,由于鸭子在“六月田”(即早收季节)吃了大拍好裤量散落在田里的五谷杂粮而长胖,正是进食的好时机。祭祖之后,鲜美嫩滑的鸭肉就可以享用了。

农历7月14什么节日

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

在中国,七月十四是中元节或者鬼节。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23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7月14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郑族锋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重要的节庆。在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以刚收成的新谷祭拜祖先,而佛教的盂兰盆节,及道教的中元节亦在同一天。又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在这个月当中间,「好兄弟」们都会来到来人间受人祭拜,由种种的由来融合成今日的喊晌「中元普度」。

台湾在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皆杀猪宰羊,准备极为丰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与阴间鬼魂。各地并有许多传统的普度活动,尤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特色。

中元节的历史发展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俗道僧三流合一。民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举行。如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旧时,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半是个隆重热闹节日。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20世纪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七月半祭祖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七月半祭祖,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七月半祭祖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七月半祭祖节却被冷落了。

到了当代,虽又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由后期演变成的“中元节”所赋予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

2023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穗孝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月14是什么节日是鬼节吗

7月14是鬼节,也叫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节日期间,民间家家户户祈求先人庇佑,祈求幸福,敬桥这些风俗被称为“七月半”节俗。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或者是七月十五日,都是阴间最大的节日,也就是中元节,鬼节。据说,这一天阎王爷会穿着隆重的盛装,和鬼一起共度节日,在这一天,中国的很多地方都会有祭祀活动,参佛活动,净冲稿态墓活动,赏花活动,垂钓活动。以此来表示庆祝。

古人怎么过鬼节

1、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散源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元节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鬼节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鬼节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鬼节

本文链接:http://www.shengxiao88.com/article/162723.html

上一篇:农历3月13日是什么星座 1990年农历3月13日是什么星座

下一篇:更多运程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运程相关文章
更多运程文章
喜欢运程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