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视频 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是什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视频 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是什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视频 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是什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露丝对香港破坏为何如此之大?
1. 1971年8月16日晚上9时10分,香港天文台发布了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当时台风露丝位于香港西南偏南50英里(约93公里)的地方。
2. 当晚10时50分,天文台将预警提升至十号飓风信号,露丝以每小时10节的速度向北移动,径直威胁香港。
3. 18日凌晨,飓风开始影响香港,尤其是西部的新界区风力强劲。露丝于凌晨1时52分掠过长洲西面,长洲的风力在短短15分钟内从66节骤降至低于25节,气压最低降至963.2hpa。
4. 天文台记录显示,在两个小时内,气压从998hpa降至982.8hpa的最低点。风球从三号急速上升至十号,整个过程仅用了17小时45分钟,变化之快在当时是罕见的,这也导致了香港遭受了较大的破坏。
5. 1971年8月17日凌晨,露丝的风眼直径约为10英里,未登陆时烈风范围约120英里,登陆后缩小至60英里。风暴过后,露丝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远离香港,向广州方向移动。
6. 随着露丝登陆后强度减弱,十号飓风信号在早上4时40分被六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取代,随后在9时15分被三号强风信号接替,最终在中午12时,所有风球都降下。
7. 露丝于18日中午在广州附近减弱为热带风暴,清劲的偏南风继续影响香港。这次台风对香港造成了显著影响,天文台记录了六小时的烈风,机场记录了一小时的飓风,横澜岛和"Cape Collinson-- 哥连神角,近小西湾"则持续了两小时的飓风。
8. 长洲数洲遭受了三小时的飓风,大老山有四小时的飓风。风速最高点,横澜岛达到102节,哥连神角为103节,长洲105节,机场(西北)和(东南)分别达到114节和106节,大老山102节,天文台记录到了121节的最 高阵风,其中大帽山在凌晨1时43分录得150节的峰值,风速计在2时11分因风力过大而损坏。
尽管下午香港还未出现强风,但迹象显示温黛正逐渐逼近。22:50,香港天文台发布了7号烈风或暴风讯号。9月1日02:00,温黛距离香港东南仅105海里,横澜岛气象站记录到烈风,阵风时速高达48海里。随后,维多利亚港内的风力增强至强风,而横澜岛风力升至每小时40海里,阵风57海里。04:15,天文台发布9号烈风或暴风加强讯号。
至9月1日06:15,温黛中心距香港天台东南约50海里,香港迎来10号飓风讯号,同时伴有风暴潮警告。09:00,飓风在港内东部水面肆虐,横澜岛阵风达到116海里,大老山为154海里,天文台测得10分钟平均风速78海里,阵风140海里,气压为953.2毫巴。最接近时,温黛中心位于天文台南方10海里。吐露港风暴潮水位一度升高10英呎,大埔地区浪顶高于平均水位线23英尺。上午11时,风眼移至长洲附近,短暂风平浪静,随后各地转向东南风。14:15,天文台降级至6号烈风或暴风讯号,19:05改挂3号强风讯号,至9月2日00:45解除。期间,香港累积雨量达到259.8毫米。
扩展资料
发生于1962年的台风温黛(Typhoon Wanda),是纪录上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之一。“温黛”袭港时分别创下香港最低气压、最高每小时平均及最高阵风的风速纪录。温黛同时在香港东北面的吐露港引起风暴潮,造成严重伤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香港各次风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一共有130人死亡,53人失踪。
为什么1957年的台风姬罗莉亚令香港直接挂十号风球
香港天文台挂九号信号的第一个作用是警告市民,一股达强烈热带风暴或台风级数之热带气旋非常接近香港,令香港风力在短期内显著增强天文台一般当预料达台风或强烈热带风暴级数(尤其是台风)的热带气旋正面吹袭香港时,便会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因为香港会十分危险,甚至吹旋风。风势亦会比一般在香港一百公里外掠过的热带气旋所带来的风力强,因此天文台会发出九号信号以提醒市民香港受强烈风力吹袭。此外,天文台多次在九号信号生效(悬挂)后将热带气旋降格或调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持续风力,但仍保持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因为香港风力仍会继续增强或风速保持高水平
因此, 九号信号 是一提示信号, 而由於姬罗莉亚在8号转10号时来的很快, "提示"已没有意义, 所以直接挂 10号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视频 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是什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视频 香港天文台9月2号事件是什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