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地点 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在哪里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地点 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在哪里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地点 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在哪里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自费疫苗要打吗?专家一致推荐的自费疫苗有哪些?
越来越多的人看出了疫苗的重要性,那么,自费疫苗到底怎么打,家长知道吗?
二类疫苗有必要吗?
退浆打哪些疫苗?
有副作用吗?
关于疫苗的干货,都在这里哦。
一、二类疫苗,可打可不打吗?一类疫苗和二类苗很大的区别在于一个免费一个自费,因此,很多人以为这是按重要程度来分的:一类疫苗必须打,二类疫苗可打可不打。事实上,这两类疫苗并不是根据医学需要划分的,只是行政区分。
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由政府承担费用;二类疫苗是自费的。但是并不是说二类疫苗不重要,而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政府一时还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所以这部分疫苗只能由个人承担费用。比如,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现在已经可以免费接种,然而,在2007年以前都是自费才能接种的。随着经济发展,现在的一些自费疫苗会逐渐划到免费的行列里。
二类疫苗包括包括水痘疫苗、7价和23价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和物联疫苗等,是对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许多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危害也很大。比如水痘疫苗,1岁多的孩子就应该接种,不然一旦得了水痘,成年后得带状疱疹的概率会很高。
所以,只要家庭能负担,尽量给孩子接种一些二类疫苗,多一种疫苗,就多一份保护。
二、哪些自费疫苗最需要打?
1、五联
给宝宝接种五联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灰(小儿麻痹)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5种传染病。五联疫苗在2、3、4月龄或者3、4、5月龄进行3剂基础免疫;在18-24月龄进行1剂加强免疫。
五联是肌肉注射的,婴幼儿推荐在大腿前外侧(中间三分之一处)接种,也可以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
不过,五联疫苗经常缺货。可选替代方案:四联疫苗(包含百白破、Hib)+脊灰疫苗。需要注意,四联疫苗的接种起始年龄是3月龄,2月龄先接种脊灰疫苗,3月龄再“四联+脊灰”。如果四联疫苗也缺货,可取的办法是:白百破疫苗+流感菌疫苗+脊灰疫苗。
2、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最推荐的两种疫苗,其中一种就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世卫组织建议Hib疫苗应从6周龄开始接种。不过,不同厂商的Hib疫苗免疫程序不同,家长给孩子接种Hib疫苗前要详细咨询医护人员。
Hib常规接种时间为宝宝出生后2、4、6个月和12-15个月。起始时间不同,接种的剂次与间隔也有所不同,宝宝超过5岁通常不需要接种。
3、13价肺炎球菌疫苗
13价肺炎疫苗,可以预防由13种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87.7%的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可由以上这13种血清型引起。13价肺炎疫苗适用于6周龄~15月龄的婴幼儿。
13价肺炎疫苗的推荐接种程序是2、4、6月龄各接种1剂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接种1剂进行加强免疫。首剂最早可以在6周龄接种,之后各剂间隔4~8周。
首剂最晚可在6月龄接种,但如果宝宝在6周~6月龄期间没有接种过这种疫苗,那么就不能接种了。
4、流感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通常只保持6-12个月,因此需要每年重新接种,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流感疫苗不仅要每年都接种,也要注意在高发季开始前打。以北京为例,9-11月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
哺乳期的妈妈和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流感的防护措施。
5、水痘
水痘是一种比较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在幼儿园和学校期间儿童接触密切,水痘是常见的传染病。但首次接种水痘疫苗后,大约有98%的宝宝体内可以形成抗体,避免发生水痘的保护率为85%左右,避免发生中、重度水痘的保护率可达99%。少数人接种水痘疫苗并且产生免疫后仍会感染水痘,不过症状会比较轻微,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烧,也不会发生并发症。非常建议给孩子接种水痘疫苗!
(1)年龄为18月龄一3岁的儿童,接种第1剂,满4岁后再接种第2剂,并与第1剂至少间隔3个月;
(2)年龄为4—12岁的儿童,若已接种过1剂,接种第2剂即可,与第1剂至少间隔3个月;若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接种2剂,并且2剂至少间隔3个月;
(3)年龄为13岁及以上的人群,若已接种过1剂,接种第2剂即可,与第1剂至少间隔3个月;若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接种2剂,并且2剂至少间隔3个月;但需要注意的是,仅能接种疫苗说明书中规定可以给13岁以上人群接种的疫苗。
6、手足口疫苗
现在上市的手足口疫苗应该叫做EV71疫苗,仅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16型等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疫苗没意义。虽然对于临床中大部分的手足口病没有预防作用,但手足口疫苗还是很有接种必要的。但这是最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病情危重,可能导致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的病毒。而由柯萨奇病毒所致手足口病虽然所占比例大,但大都病情轻微,过程安全,不做预防接种也不会有较大的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EV71疫苗虽然被称为“手足口”疫苗,但其实它不是针对“手足口感染”,而是针对EV71病毒的。即使已经给宝宝接种了疫苗,也千万不要忽略了防护。
三、疫苗常见疑惑汇总
1、有些疫苗一共好几针,如果第1针打完后就忘了继续打,打晚了对孩子有没有害处?
家长应尽量按照推荐时间给孩子打疫苗,如果因生病等原因延迟接种,也不必太担心,疫苗还是有作用的。这样操作对孩子没有害处,继续打疫苗还有作用,但不如按时接种的保护效果好。
每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都不一样,如果担心忘记给宝宝接种疫苗,可以事先在手机上设置备忘录哦。
2、听说二类疫苗接种后孩子不良反应率高?
专家认为疫苗只是国家在财政上的考虑才把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和疫苗的副作用有关。国外这些疫苗都是建议打的,国内虽然要自费,但是建议打, 多一层保护。
3、打疫苗有不良反应吗?
疫苗其实是病菌的本身或是一部分,打疫苗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打疫苗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但是也有些孩子会感到不适。
(1)、接种后的轻微反应
发烧:有的孩子在接种后的1~2天内会出现发烧的情况,烧到38.3℃左右有的甚至会烧到39.5℃。一般来说不必过度担心。
注射的针孔出皮肤会红肿:接种完疫苗以后一些孩子注射处的皮肤会有些发红,还会有一点肿。发生这种情况时,父母不用担心,问题不大,但一定要保持针孔不要感染,最好别给孩子洗澡。另外,可以在红肿的地方进行冰敷。
哭闹或是嗜睡:接种疫苗以后的一到两天里,孩子有可能哭闹或有些贪睡的情况。
注射的地方有结块:有些孩子打完疫苗在注射处能摸到一个硬块,这硬块可能会持续几个月,这是因为肌肉里有一小块钙化的淤伤,并没有大碍。
2、严重反应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带孩子尽快看医生,询问专业人士的意见,看此类疫苗是否适合再次使用。
(1)高烧超过40℃。
(2)持续三四个小时无法安抚的尖声哭叫。
(3)无精打采,比如孩子很难清醒过来,对刺激的反应较以前比要弱。
(4)痉挛,这种情况极端罕见,一旦出现,需要立即叫医生。
当然,接种疫苗虽然有风险,但利远远大于弊。学会给孩子打二类疫苗,能给孩子提供有力的保护。
有人在网上发帖说不能给孩子打9月11日的疫苗,怎么回事
希望立即澄清中国孩子是否可以选择自愿不接种神秘疫苗(2010-09-05 04:16:35)转载标签:杂谈
何新想问:陈竺、冯富珍先生和强制推行神秘疫苗的接种者们————如果这种接种行动万一开启灾难之门,难道你们不怕成为帮助共济会亡我中华民族血脉的千古罪人?????!!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一个三岁女孩的父亲)呼吁:
时间紧迫希望立即澄清中国孩子是否可以选择自愿不接种神秘疫苗
何新说:
以下这篇文章是本博昨天收到的北京大学免疫学者王月丹先生的留言(本博转贴对专业部分有所删节),原文全文发表在王月丹先生的个人博客中,百度可以搜到。
作者王月丹先生本身是一位三岁儿童的父亲,也是一位免疫学医学工作者。作为一位免疫学专业人士,他很诧异的是:这次突如其来的麻疹疫苗为何是强制注射(儿童、学生如果不接受注射就开除学籍??)————而且最蹊跷的是为何这次注射只针对于中国人?为何有关方面明知会有严重副作用,仍然规定必须强制接种?
王月丹先生指出:这次接种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其实并且不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快的话今年冬天就可能发生由副作用引发的部分传染性疫情。
他指出:对于这次特别针对中国人的疫苗强制注射,我们必须要一个理由———而卫生部给出的理由仅仅是:必须履行对外国卫生组织的承诺———而不是对中国人民的生命、后代和健康负责!尽管卫生部对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有所预知承诺会给经济补偿,但这仍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因此作者以一个三岁父亲的名义悲愤地在文中呼吁:
”我不愿意要卫生部的事后补偿!我愿意现在就交给卫生部钱,请卫生部高抬贵手,能让我的女儿免于进行强化接种。“
何新评论:是的,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延续—————我们宁可要科学的解释,而不要事后的补偿!事实上,接种疫苗后的灾难性后果是无法补偿的!
————何新想问:陈竺、陈冯富珍先生(但愿您不是香港共济会高级会员?)和帮助国外机构强制推行神秘疫苗的接种者们————如果万一这种接种行动开启某种未知的灾难之门,难道你们不怕成为帮助共济会亡我中华民族血脉的千古罪人?????!!
-----------------------------------------
8月23日下午,2010年北京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北京市定于2010年9月11-20日,集中10天对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全部8月龄-14岁(199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中国籍儿童进行集中接种。(非中国籍适龄儿童则视监护人意愿进行自愿接种)。根据北京市常规监测情况,初步掌握北京市目标儿童人数大约200万人左右,工作任务艰巨。
据《人民网》报道,本月11日起,我国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行动,统一为全国8月龄以上儿童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针对有家长担心接种后发生异常反应的问题,卫生部昨日表示,经过专家组调查诊断后认定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按照省级政府制订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对受种者给予一次性补偿。
卫生部称,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疫苗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结论。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果有争议时,可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市级、省级医学会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省级医学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对于上述的报道,作为一名免疫学的研究人员,我感到很遗憾;作为一名中国国籍孩子的父亲,我感到很伤心。从免疫学研究的角度讲,我认为,这种盲目的强化免疫接种,没有任何的科学意义。我不想争论细节,因为涉及到学术观点的问题,只谈大的道理。首先,这种强化免疫接种,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就改变了原来8个月初种,6岁再种的节奏。改变接种的节奏,说明原来的接种方案不合理,为什么不强制要求非中国籍孩子一起接种?这样才能同质化。
同时,8个月至14岁的范围非常的大,涉及的孩子的免疫状态也不同,要跨越一个免疫不稳定的容易产生自身抗体的阶段,这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一切都不知道,甚至都没有详细的血清学研究报告,也没有目前野生毒株与疫苗株交叉反应的报告。对于盲目的免疫强化接种,卫生部给我们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完成对世界的承诺。先不问,这个承诺是否经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没有。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有关部门也应该听取一下各方的意见,尤其是真正免疫学专业人员的意见,进行细致的血清学研究,然后,看看这样强化接种以后,究竟能否完成这个承诺?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自从把消灭天花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以后,其虚荣心就在不断地膨胀,忽视了科学的规律,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到2000年全世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西太平洋地区1988年,则提出到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承诺。为了完成这个承诺,我国在1993年至1996年间连续3年开展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活动,无论是否免疫过,强迫孩子服药,但是,脊髓灰质炎消灭了吗?没有!所以,靠政治是消灭不了传染病的,只能靠科学,靠免疫学。
现在,(据说),WHO和西太又打算消灭麻疹了。可是,这是一样的道理,政治不能代替科学。其实,麻疹目前也不具备被消灭的条件。首先,麻疹有隐性感染者,可以导致健康排毒者的产生。其次,麻疹疫苗的效果显然并不如天然感染理想,甚至不如脊髓灰质炎的疫苗,而且也有毒力返回的问题。
但是,与脊髓灰质炎的口服疫苗不同,麻疹是注射疫苗,且其不良反应率发生较高,有人认为,约有3~5%的孩子(主要见于2岁以下儿童)注射5~12天后可出现发热反应,同时伴有散在的“类麻疹”皮疹,虽然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但这种症状发生几率是很大的。
单就这一条而已,北京这次要强化接种200万儿童,出现发热症状的就将有6至10万人,而北京儿童医院最大门诊量也仅有9千4百人,到时候就医都会是很大的问题。而且,大规模接种,涉及到注射的安全,如消毒措施不当,可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以及疫苗各种辅料的毒性作用。同时,注射抗原引起的超敏反应发生的机会远远超过口服的抗原。这都使得麻疹的强化免疫接种,风险远远超过脊髓灰质炎的糖丸。
但是,对于强化麻疹疫苗免疫的危险,我们有关部门的专家则过分的乐观,谈到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问题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专家说:因为疫苗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多数不良反应都是一般的不良反应,如发烧等。从查到的国内外文献来说,第二次或多次接种麻疹的过敏反应只会越来越少,因为过敏反应都是第一次发生的比例比较高,多次接种不良反应就会减少,这是从过敏的角度来说。目前的文献来看,多次接种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说句实在话,我不管他看的是哪个国家的文献,如果,他可以花些时间看看我国医学专业用的《医学免疫学》教材,就会知道,过敏反应(如果他指的是超敏反应的话),是一种适应性免疫应答,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并不会发生过敏,只有经过过敏原致敏以后,再次接触同样的致敏原,才可以导致过敏的发生。所以,超敏反应的危险恰恰是在强化接种的时候。同时,反复接种某种抗原,尤其是添加了佐剂等辅料以后,可以导致机体对于抗原的表位进行扩展化识别,可以引发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获得了证实。所以,免疫接种应该恰到好处,绝不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同一种疫苗进行无必要的反复强化接种,最终只能适得其反的。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有关专家是忘了免疫学的基本常识,还是故意回避超敏反应的原理呢?
同时,我对于指导这次强化免疫的专家的指导感到很担心,有些专家的建议根本就不全面。例如,有报道称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术国主任介绍,“有以下五种情况的孩子不能接种麻疹疫苗:一是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二是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三是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四是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五是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其实,不宜接种麻疹疫苗的孩子远不限于此。第一就是正在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的或者两者内使用丙种球蛋白的;第二就是近期接种过其他疫苗,比如乙脑疫苗的孩子,等等。所以,专家的知识是不全面的,说明准备并不充分,这就有出现问题的隐患。例如,今年四川进行抗疟疾药物预防导致的女童死亡,就是由于疾控人员没有见过和考虑到氯喹可能引发阿斯综合征造成的。显然,在进行麻疹强化接种前,有关人员的免疫学知识,并未培训到位。
而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卫生部的预案居然只是,提出可以对他们认可的不良反应儿童进行一次性的补偿。甚至连具体的不良反应紧急处理措施,以及定点收治医院都没有指定和准备。这总让人有不好的预感。
说实话,说了上面的这些话,我真的感到很伤感情,因为毕竟我也是这个领域的,和很多人都很熟悉,甚至合作过,我理解他们。我也反思过,究竟什么时候,我走到了大家的对立面。
今天,看到我女儿戏耍时的笑容,我终于明白了,从我女儿出生以后,我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转变。我不能像非中国籍孩子的父母一样,可以生2个孩子,一生只有一个,让我倍感珍惜。我要保护她,所以,我要关注世界可能对她的伤害。这是每个父亲都要做的。这也许就是我在奶粉和疫苗等一系列问题上,逐渐走到了主流的对立面的原因。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正确,但我已经走到了今天。其实,面对强化麻疹疫苗接种,这样的强权行为,我也只能接受,看着女儿冒风险接种疫苗,因为我别无选择。卫生部已经联合了教育部,不强化接种,就剥夺我女儿的受教育权。这是我不能承受的。我没有勇气去违反国家政策,学学青政院的那位副教授,因为我不能被开除,还要为女儿挣学费的。不过,我还是心存侥幸,因为我们家里的人都很皮实,命都很贱,不娇贵,所以,没有不良反应的家族史,因此,也希望女儿能遗传这个优点,而且能够幸运地逃脱不合格疫苗的伤害。
不过,如果女儿真的出现了什么不测,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我也相信,这次的强化接种一定会有不良反应的发生,而我的女儿应该不会有事的。我只有这么想。
但如何可以避免孩子发生意外,作为父亲光祈祷显然是不行的。我认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保证孩子充分的营养和休息,细心观察孩子,一旦有任何异常,比如咳嗽或者精神不振等微小的不适,都应该及时阻止孩子进行疫苗的接种。当然,如果能够不接种会更让我放心的。所以,我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我不愿意要卫生部的事后补偿,我愿意现在交给卫生部钱,请卫生部高抬贵手,能让我的女儿免于进行强化接种。不知道,是否有这种可能性。
对于这种盲目的非计划的强制性的强化接种,卫生部仅仅承诺补偿是不够的,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公布责任人,有关机构首长必须为这个行为负责,如果出现意外,必须要实质性追究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这也包括配合卫生部这样做的教育部的相关领导们,要给人民一个交代。
对于有关部门,不能把中国籍孩子与非中国籍孩子一视同仁的做法,我也感到很困惑。因为强化免疫,为了达到效果,就应该一视同仁,完全平等,甚至对于在强化期间入境的儿童,也应该强制强化免疫,而不认可国外的接种证明。这种公平,也是国家对于强化接种的自信心的体现,否则,就有个别人是否因此谋私的嫌疑了。
我也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公布,参与强化免疫政策制定的专家及其孩子的国籍,看看是否存在着外籍的问题。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一个三岁女孩的父亲) 于学院路38号
附录】相关报道: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昨日,在卫生部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称,9月11日至20日,卫生部将为全国1亿名儿童免费接种麻疹疫苗。中国计划於2012年消灭麻疹传染病,这也将是中国消灭的第四种传染病。
《新京报》报道,郝阳介绍,9月11日至20日,中国将统一开展一次以8月龄至14周岁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的强化免疫活动,范围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无论既往有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及患病史,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
卫生部根据各省份实际情况,安排了3个年龄范围,其中北京、上海、河南、黑龙江和广西为8月龄至14岁,吉林、海南、青海为8月龄至6岁,其他2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8月龄至4岁。
对於这种不同的年龄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解释称,这种年龄分配根据目前各省份已经接种麻疹儿童的情况。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可以获得免费接种疫苗的机会,其他儿童接种需要交纳一定的接种费用。
梁晓峰表示,卫生部要求各地以县为单位的接种率要达到95%以上。根据预期,1亿名儿童将因此受益。
全国政协委员何新
关于新浪博客关闭的声明
1、何新委托wanshi在新浪开设的“何新博客”,由于在9月5日转贴了北京大学免疫学系博士 、北大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 副教授 《希望立即澄清中国孩子是否可以选择自愿不接种神秘疫苗》一文后,因新浪网遭到有关方面的压力而于当天关闭。(王月丹教授的博客也被同时因相同的质疑文章而被关闭。)
2、何新认为,这个事件并没有结束,的确有些蹊跷而复杂。王月丹副教授是我国免疫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如果有关方面连他完全发自学术立场的正当质疑都不允许存在,这更说明这个问题和事件确有某种非常复杂的深度和背景。
3、这次麻疹疫苗注射,情况非同寻常。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何新近日将根据所已经掌握的资料通过全国政协提交有关提案,要求国家有关方面对这次极为特殊的疫苗注射进行关注和调查。
4、何新继续关注有关这次疫苗注射的背景资料、非自愿的强迫注射情况以及有证据的副作用情况等,在必要时向中央提交报告。
如有知情者可以将有关资料提交何新先生的电子邮箱。谢谢。
何新
2010年9月6日
邮箱:hexinbbs@163.com;hexinnet@126.com;hexinnet@vip.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全国政协办公厅联络处收转 何新 邮编:
附件:何新博客被斩首示众的罪证——
-----------------------------------------------
http://www.19lou.com/forum-16-thread--1-1.html
疫苗接种本家长信息能更改吗?急急急
当然不可以改了,疫苗接种信息都是电脑登记的,家长是否可以随便改的。这还是很重要的,没有人可以随便改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地点 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在哪里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地点 北京9个月的婴儿疫苗接种在哪里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