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运程

德国降息最新消息 德国降息了吗

时间:2024-10-03 03:18:42 浏览量: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德国降息最新消息 德国降息了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德国降息最新消息 德国降息了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德国降息最新消息 德国降息了吗

德国曾发生过哪些金融危机 时间 原因 采取措施

2009年

德国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其经济体系未遭受根本性破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德国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经济救援措施。一是金融救市计划,主要用于救助银行,稳定金融市场;二是先后出台的两套经济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劳动市场促进、直接公共投资、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德国的经济救援行动主要遵从了四条基本准则:一是政府有限参与的准则;二是维护市场机制的准则;三是遵循现有政策框架的准则;四是强调政策及时性的准则。中国在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应当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注重应对危机的短期手段向注重完善市场机制的长期战略转变;从关注公共投资数量向关注公共投资效益转变;从单纯的减税和降息向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转变。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德国先后通过了一项金融救市计划和两项经济刺激计划,如表1所示。德国经济救援行动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金融救市计划,总规模为5000亿欧元,主要用于救助银行,稳定金融市场,防止银行的倒闭造成经济的动荡;二是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为820亿欧元,主要用于劳动市场促进、直接公共投资、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从救援的思路来看,德国经历了从应对危机到刺激经济的转变。

1. 金融市场救援

2.劳动市场促进政策

为避免出现过多的失业人员,使企业能够保住熟练员工,以便在经济复苏时企业能够迅速投入生产,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劳动促进政策。一是实施短时工作制,规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任务量减少的企业可以采用短时工作制度,企业仅仅支付给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即可,其余部分由国家补足。德国规定,国家补偿的最高比例可以达到60%,如果有孩子,最高可以达到67%,期限最长可以达到18个月。二是由国家负担费用,利用任务量不足的空余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这也为金融危机过去以后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做准备;三是降低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的保费中企业所承担的比例,同时将失业保险费由原来的3.2%减低到2.8%。。

3. 直接的公共投资

为拉动内需,减少外部市场萎缩造成的经济波动,德国联邦政府财政拨款100亿欧元,分配到各州政府,用于公共投资。而获得联邦政府拨款的州政府必须要筹集金额为联邦政府拨款1/3的配套资金。也就是说,实际用于各州的公共投资资金为133.33亿欧元。公共投资资金只能用于教育,包括建设和改造学校和非学校的培训机构,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修建医院、地方道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铺设宽带线路等,但不能用于修建地铁,并且用于教育的投资不得低于整个投资的65%。原则上,公共投资资金只能用于对已经设立的项目进行补充投资,而不能用于设立新项目。所有的公共投资计划都要在2010年以前结束,包括项目费用的结算都要完成。

4. 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

为扶植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德国推出了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计划,鼓励企业、居民将排量大的、不是很环保的旧车直接报废,而不进入旧车市场,政府提供2500欧元的资助。这相当于普通家用新车价格的10-25%。目前,德国政府已在这一计划中支付了50亿欧元,报废约200万辆旧车。

二、德国经济救援行动的基本原则

目前,金融危机还远未结束,世界经济形势随时面临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现在来评判德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救援行动的成败还为时太早。然而,在世界各国政府均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的背景下,对德国已经采取的经济救援行动进行阶段性总结,提炼出其救市中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这对于指导我们下一步的经济救援行动却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德国在采取经济救援行动的时候,主要遵从了四条基本准则。

1. 政府有限参与的原则

德国政府在采取经济刺激的时候,严格规定自身的投入规模、行为边界和时间长度,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德国认为,经济的复苏主要应依靠经济自动稳定器发挥的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仅仅是一种反周期的短期调节,以减少经济波动的过大破坏性,因此,政府在实施经济刺激时必须要考虑自身行动的必要性,不必要的干涉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性,而不是促进经济恢复。

(1)从投入规模来看,德国到目前为止采取了两套经济刺激计划。第一套的规模为320亿欧元。第二套的规模为500亿欧元,而其中用于分配到各州进行公共投资的规模仅仅为100亿。这一规模是非常小的,远远小于美国的12.8万亿美元,也小于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然而,德国认为这一投资规模只要应用恰当是可以起到拉动经济的效果的,而过多的投资只会扰乱市场秩序。

(2)从行为边界来看,德国在分配用于刺激经济的公共投资资金的时候,严格限定了公共投资资金的使用范围,规定公共投资资金只能用于两个方向。一是教育,包括建设和改造学校和非学校的培训机构,并且规定用于教育的投资不得低于整个投资的65%;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修建医院、地方道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善、铺设宽带线路等,但不能用于修建地铁。国家对公共投资资金投向进行严格规定能够避免地方政府对公共投资资金的滥用,减少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3)从时间范围来看,德国从实施经济救援行动的一开始就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只能用于短期的经济刺激,而不能无限期的延续,因此严格规定了各项行动的期限。例如,德国规定,所有的公共投资项目都要在2010年以前结束,包括项目费用的结算都要完成;实施短时工资的期限为18个月,最晚要在2009年12月31日以前申请等等。

2. 维护市场机制的原则

德国政府在实施经济援助行动的时候,十分注意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往往通过设计出一种能够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制度,然后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个体进行微观决策,从而实现政策目标,而不是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破坏市场机制。也就是讲,尽量实现“政府搭私人便车”,而不是“私人搭政府便车”。德国政府的这一原则体现在经济救援行动的方方面面。

(1)德国已经投入和计划投入的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大概为820亿欧元,而这820亿欧元投入主要是通过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计划、短时工作等方式实现,而尽量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这是因为在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计划、短时工作等方式中,市场机制依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市场中的交易决策仍然是由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做出的,政府做的仅仅是在此基础上调整了某些具体的利益机制。相反,在政府直接投资中,市场不再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政府利用行政命令代替了市场机制,直接进行了资源分配的决策。

(2)德国政府在救助银行的时候,虽然规定银行不可以自己提出国家救助的申请,而是需要由国家从宏观上进行权衡选择,但是却规定银行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国家救助,国家的救助并不是无偿的,而是要与一系列市场化的苛刻条件相联系。例如前文提到的对于接受国家资本金救助的银行,银行必须接受在6个月之内偿还并支付10%的利息等多项条件,德国还规定银行必须要缴纳风险承担费,而风险承担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国家所承担风险的程度。总之,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必须要承担比较高的代价,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国家救助政策的滥用,保证国家有限的资源能够被用到最迫切需要的企业。

3. 遵循现有政策框架的原则

德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时候,更多是在现有的政策、法律框架之内,增加某些政策措施的力度,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而不是重新制定新的政策,设立新的项目,采取新的措施。

(1)德国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的时候,往往倾向于采取过去已有的、比较成熟的调控手段,而不是设计新的调控手段。例如,在金融危机中,德国针对开工不足的企业采取了短时工作的劳动促进政策,有效的减少了失业,为企业保留了人才。事实上,短时工作政策并不是德国针对金融危机制定出来的,而是过去很早就有的、比较成熟的调控手段。在金融危机下,国家加大了短时工作政策的力度仅仅是指放宽了企业申请实施短时工作的条件、简化了申请手续,并且在国家和企业共同承担的保险费用中减少企业承担的比例。采取比较成熟的调控手段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少了政策出台所需要的时间,并且降低了政策的风险。

(2)德国在分配有限的、用于刺激经济的公共投资资金的时候,不是重新建立分配原则,而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继续按照过去一直沿用的原则分配资源。这一分配原则是由很多经济学家共同确定的,通过GDP、人口数量等因子计算出来一个系数,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联邦政府在不同州之间分配资源的原则,早就已经得到了各州的广泛认同。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各州之间争夺资源的状况出现。

(3)德国对于分配到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用于进行直接投资的资金,原则上规定这笔资金不能用于设立新项目,而仅仅是可以用于对已经设立的项目进行补充投资。或者,很多项目投资计划早就有了,现在借助经济刺激计划来更好的完成。例如,这笔资金不可以被用于建立新的学校,但是可以用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学校的餐厅改造、信息网络建设等。再如,德国明确规定公共投资资金不可以用于修建地铁。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减少各地区的重复建设,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为金融危机而建设过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地铁等基础设施,付出了巨大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在金融危机过后却得不到充分利用。

4. 强调政策及时性的原则

德国在实施经济救援行动的时候,十分强调政策的及时性,认为国家在刺激经济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动作过慢的问题,以至于当经济刺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经济已经实现了自我恢复,此时的经济刺激政策非但不会对经济有利,反而会干扰经济的增长。迟到的经济刺激政策非但不会有助于经济走出萧条,反而导致经济自我复苏以后,出现一轮新的经济过热。

(1)虽然德国在2008年11月份才正式出台的第一套经济刺激计划,并且直到2008年12月份才获得通过并正式开始实施,距离雷曼兄弟的破产已经有2个多月的时间,严重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也与德国政府一贯的经济理念和欧盟的经济协商机制有关,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德国第二套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非常迅速,在2009年2月13日通过,当月开始实施,并计划在2010年结束。这在德国来讲已经属于非常高效率了,反映了德国政府对经济刺激行动速度的追求。

(2)德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十分注重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加快项目审批速度。例如,德国规定,在公共投资资金的使用上,小型项目不需要公开的招投标,目的是让中小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在规划方面,也不需要提供详细的规划资料,只要有大概的规划资料就可以了,从而使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加速。再如,在实施短期工作的申请方面,德国规定,企业仅仅需要填写一个简单的表格,证明任务量的减少并说明原因即可。在联邦劳动局批准以后,企业在下个月就可以按照短时工作的制度发放工资,应当由国家支付的部分先由企业垫付,劳动局在3个周之内会将企业垫付的钱返给企业。

索罗斯是怎样击败英格兰银行的?

索罗斯击败英格兰银行的历程:

索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认为新德国由于重建原东德,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无暇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经济难关,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简称ERM)。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

索罗斯早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已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

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在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

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做空70亿美元的英镑,并持有60亿美元马克的多头头寸,同时,索罗斯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股市的上涨(下跌),又买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做空德国股票。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做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扩展资料:

索罗斯的个人收益:

索罗斯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曾被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

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1992年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索罗斯狙击英镑

为什么说德国是欧洲统一货币最大的受益者

德国一直是欧洲老牌经济强国,经济强的国家一般货币就会升值,但是和其他相对弱的国家使用同一货币德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贸易具有竞争力。而他买别国的东西也相对便宜。而且货币升值的话会有降息的预期,也可以理解为增加货币流通量,这样一来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使用被低估的货币能是德国通胀压力下降。

希望你能明白。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德国降息最新消息 德国降息了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德国降息最新消息 德国降息了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德国降息最新消息 德国降息了吗

本文链接:http://www.shengxiao88.com/article/222309.html

上一篇:日全食是几月几日 日全食2021.6.10

下一篇:更多运程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运程相关文章
更多运程文章
喜欢运程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