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运程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特点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变化

时间:2024-08-16 03:38:34 浏览量: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特点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变化的文章,本文对文章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特点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变化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特点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变化

六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最好 6月旅游最佳圣地

您好。青海湖:被号称为“夏都”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五彩经幡随风飘动,感受浓郁的臧家习俗,五A级的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堆绣、壁画”镜面盐湖-茶卡盐湖-,青海和甘肃临近,建议攒上充足的时间一起游玩了

青海湖 茶卡盐湖 敦煌 张掖 祁连 西宁大环线游玩

行程安排:

第一天: 宿:黑马河

从西宁出发,经塔尔寺、倒淌河-日月山、二郎剑-青海湖景区(151基地)、江西沟、到达黑马河。

第二天: 宿:大柴旦

早上黑马河看日出,翻橡皮山(海拔3817米)-茶卡盐湖或可以调整为:翡翠盐湖)-经可鲁克湖,远观外星人遗址,然后经德令哈穿越戈壁进入柴达木盆地到达大柴旦。

第三天: 宿:敦煌

早饭后向敦煌出发,经当金山、阿克塞,下午游览玉门关、雅丹地貌,晚上到达敦煌。(可以更改为青海雅丹-阳关-九层妖塔拍摄地)

第四天: 宿:敦煌

上午下午游览游览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晚上敦煌沙洲夜市。

第五天: 宿:嘉峪关

出发前往嘉峪关,下午游览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

第六天: 宿:七彩丹霞

经酒泉市、临泽县游览宫殿式七彩丹霞代表地貌,张艺谋【三枪拍案】拍摄地。

第七天: 送站结束愉快的行程

从张掖出发,经中国最美227国道翻越祁连山,穿越祁连草原,远观岗什卡雪峰、大通,回到西宁 ,结束愉快的行程!

这是以西宁为起始点的游玩,途径雪山,草原,戈壁、沙漠,各型地质地貌,镜面湖泊和高原湖泊,藏传佛教和汉教的区别和完美融合。

西宁 青海湖 祁连 张掖 嘉峪关 敦煌7日路线

行程安排:

第1天:宿黑马河

西宁出发、日月山(40)倒淌河(20)、151基地(100)、茶卡盐湖、江西沟、黑马河

第2天:宿:祁连

黑马河出发、环湖西路,鸟岛,环湖北路、刚察县、大通河、默勒草原、冰沟-大冬树山(海拔4120)、祁连卓尔山。

第3天:宿:张掖

祁连大草原、峨堡、民乐、张掖七彩丹霞

第4天:宿:嘉峪关

上午前往嘉峪关,嘉峪关第一雄关,悬臂长城,第一墩,然后回酒店休息

第5天:宿:敦煌:

嘉峪关出发-戈壁风车大阵-瓜州-敦煌

第6天:宿:敦煌

早饭后向敦煌出发,游览莫高窟,下午游览鸣沙山后沙洲夜市

第7天:送站结束愉快的游玩!

上午游览玉门关,汉长城,雅丹地貌(魔鬼城)后送站结束愉快行程。

这份路线也可以反过来走敦煌开始游玩西宁结束,称为单边游玩,和大环线的游玩区别就是行程中可以领略到海拔4120米的高海拔山峰挑战自己的勇气,为以后进藏游玩做一个铺垫。也可以依据您的时间调整游玩的路线和天数。

希望对您有一点帮助!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的南部和北部,辖地分为南山地区和北山地区互不相连的两部分,中间隔着敦煌、瓜州、玉门三县(市),两地直线距离180多公里。南北两部分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4.8%,为全省地域最辽阔的边陲县份。

南部座落在祁连山脉的西缘、河西走廊西端的南侧,俗称南山地区。东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邻,南与青海省天峻县接壤,西南与西部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毗连,北与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衔接。地理坐标北纬38°11′—40°01′,东经94°33′—98°59′,东西最长处410多公里,南北最宽处160多公里,面积35118平方公里。

北部飞地马鬃山地区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北侧,古肃州之西北,俗称北山地区,东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南望瓜州县和玉门市,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北界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国境线长65.018公里。地理坐标北纬40°42′—42°47′,东经95°31′—98°26′,东西宽190多公里,南北长220多公里,面积31630平方公里。 肃北县境内地形复杂,南山和北山地貌各异。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44.7%,山间盆地和谷地占28.3%,戈壁和滩地占26.4%。

南山地区地处祁连山西段、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河西内陆河流域,东南高西北低。依地貌类型,东南部为祁连山西端高山区,约占南山地区面积的72.61%,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西北靠近敦煌、瓜州一带为沙砾戈壁倾斜高平原区,占南山地区面积的27.39%。有3条西北至东南走向平行而高峻的山岭,自北向南为野马山一疏勒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绝对高度大于4500米,相对高度在2000—2500米,大雪山的最高峰海拔5483米,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26.8米,为甘肃省最高峰。北部祁连山西段高山区地势高耸,有高山、深谷和山间盆地。

北山地区地处蒙新高原,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大部是中低山和残丘地貌,其中山地占30%。依地形发育特征,可分为马鬃山中低山区、马鬃山南部基岩戈壁高平原区、西南部基岩戈壁高原与山滩地区、北部准平原山滩地区共4个水平区域。 肃北县南、北两地区因所处纬度不同,地形地貌差异较大,气候各具特点。

南山地区位于中纬度,深处欧亚大陆内地,受南来季风影响小,是典型的内陆高寒荒漠草原气候。党城湾地区年平均气温6.3℃,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温度-25.1℃(1980年2月4日);7月平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温度33.9℃(1979年7月14日)。年降水量86—280毫米(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年降水量增加8—12毫米),蒸发量2493毫米。年日照时数3222.5小时。无霜期156天。年均风力3.7级,最大风力10级,年均风速3.6米/秒。

北山地区因纬度偏北,戈壁广布,远离海洋,边沿又有山脉阻隔,暖湿气流不易到达,气候更为干燥,属戈壁荒漠气候(温带干旱气候)。公婆泉地区年均气温3.9℃,1月平均气温-11.8℃,极端最低温度-33.7℃(1958年1月13日);7月平均气温18.8℃,极端最高温度34.5℃(1975年8月4日)。年降水量85.2毫米,蒸发量3072.9毫米,年日照时数3316.5小时时,无霜期128天,年均风力4.5级。 地表水 肃北县南山地区常年性河流从西到东依次有党河、踏实河(榆林河)、疏勒河、石油河四条,均属于疏勒河内陆河水系,各河系年径总流量14.27亿立方米。水源主要依靠冰川和泉水补给,支流较多,流程较长,流量较大,比降大,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不均匀。此外还有若干季节性小沟小河。境内多数河流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封冻,次年3月中旬至4月底融解,封冻期约半年。此外在祁连山区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山地发育着规模巨大的冰川975条,面积849.4平方公里,年融水5亿多立方米。 主要河流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长度

(公里) 境内长度

(公里) 集水面积

(平方公里) 年均流量

(立方米/秒) 疏勒河7.122.8党河3. 9.39石油河0.55 1.74踏实河0.——1.64北山地区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均为季节性雨洪形成的沟谷。沟谷宽500—1000米不等,多呈枝状遍布全区域。平均每年雨季形成2—4次洪水,每次持续时间约1—3小时,年洪流总量约6855万吨。以马鬃山、平头山为分水岭,岭南汇集的洪水向疏勒河方向流去,岭北汇集的洪水向梭梭戈壁流去,岭西洪流向明水方向流去。 地下水 肃北县南山地区地下水含于更新纪砾石层中,厚度约在60一200米之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隙水、裂岩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4种类型。北山地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第四纪堆积孔隙水和洪透水补给,平均水位10一20米,最深50—80米,最浅0.5—2米。

肃北境内泉源星罗棋布,全县共有大小泉源499眼,多分布于山洞、沟谷,及山麓阴湿地带,少数为温泉。其中南部372眼(淡水360眼,咸水5眼,苦水7眼);北部127眼,泉水量很小,一般每秒钟出流不足1升。 截至2008年,肃北县有天然草场4676万亩,林地10.97万亩,耕地1.2万亩。

北山地区天然草场约2.84万平方公里,有3类草场,可利用率50%。荒漠草场类为主要草场类型,遍布全境,面积371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0.8%,植被稀疏;荒漠草原草场类分布在剥蚀中低山和残丘,面积368.7万亩,占境内草场总面积的9.03%;还有极少数盐生草甸类草场,约4万亩。 肃北县境内野生动物分布广、数量多,截至2012年已查明17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2种, 属于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一级珍贵动物有白唇鹿、藏野驴、蒙古野驴、北山羊、普代原羚、野牦牛、野骆驼、雪豹、黑颈鹤、胡兀鹫、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等14种。

截至21世纪初,肃北境内查明高等植物共有42科154属278种,其中裸子植物33科141属259种,中国特有种70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100多种。其中,国家规定保护的一级植物有裸果木,二级植物有胡杨;防护造林植物8种;优良牧草55种,药用植物44种。 2012年,肃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17万元,比2011年增长11.41%;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68万元,比2011年增长5.95%,其中农业增加值782万元,林业增加值1万元,牧业增加值311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3万元。

牧业

截至2012年,肃北县有天然草场4676万亩,有牧户891户,2369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绒山羊、高山细毛羊、牦牛、骆驼等,年饲养量38万头(只),年产绒毛50万公斤,肉类196万公斤。全县划定基本草原面积7772.83万亩,落实草原禁牧760万亩、草畜平衡3607.37万亩,流转土地草场0.35万亩,兑现草原补奖资金6350万元。

农业

截至2012年,肃北县有农户1050户,3395人;有耕地1.2万亩,农作物以春小麦、蚕豆、胡麻为主,马铃薯等优势农产品播种面积达到500亩。 2012年粮食产量4209吨,胡麻产量500吨,玉米产量310吨,蔬菜产量450吨,洋芋产量1711吨。 至2012年,肃北县形成了以黑色金属、黄金及有色金属、煤炭、清洁能源四大产业为主的县域工业经济体系,拥有年产20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原煤、2000公斤黄金生产能力。

2012年,肃北县工业增加值31.78亿元,比2011年增长26.4%;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84.5%,工业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97.01%。 零售业

2012年,肃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4亿元,增长17.7% 。

金融保险

2012年末,肃北县金融机构总数4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万元,其中居民储蓄3359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3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501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881万元。

截至2012年,肃北县有保险企业及网点2家,保险费总收入682万元,比2011年增长8.89%。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94万元,人身保险收入358万元。

邮政电信

2012年,肃北县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1600万元,增长28.3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59万元,增长21.50% ;电信业务收入1341万元,增长22.30%。2012年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048户,其中固定电话总用户2868户,移动电话用户12180户。全县共有互联网络固定用户1765户,比2011年增长8%。

旅游业

2012年,肃北县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6.65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95.47%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700万元,增长97.46%,占全县GDP总量的1.51%。

甘肃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

甘肃的气候特点

甘肃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

甘肃的景点

敦煌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它位于中国西北河西走廊的西端,北纬40度10分,东径92度48分。东与安西县相邻,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南隔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与青海相连,是一高山和沙漠、戈壁环绕的小绿洲。全境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9.3度

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大子景区之一,位于秦岭西端北侧,距城区28公里。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国第二大艺术宝窟,现存194个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崖阁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朵艺术奇葩,与敦煌莫高窟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东 1.9 公里处,占地面积 27万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 5 万平方米 。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 景区内主要历史名胜有:汉古酒泉、左公柳、泉湖及大量园林古建筑群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30公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泾河环绕,最高峰海拔2100米 。山上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并有日月峡、羽仙峰、气心峰、千丈岩、绣球峰、蓬花岩、归云洞、黄龙泉、丹梯崖等名胜。相传黄帝曾在此问道于广成子

甘肃的`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七次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28%;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4054.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1453.97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5%。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粮食作物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青稞、荞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其中小麦是主体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苏子、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十几种。果树资源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桃、梨、杏、李、柿、枣、柑桔的品种有480个。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有7大类: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类有20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经营的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动物资源

主要畜种禽种: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 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土地资源

甘肃省总土地面积约为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

矿产资源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06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甘肃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97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891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77个、中型202个、小型612个。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05),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甘肃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25种,前十位的有49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阳山金矿。阳山金矿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据估算,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

水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m,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中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92.98亿度,水力发电量居中国第4位。

能源资源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

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目前正在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千万千瓦级的超大型风电基地。

甘肃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东西蜿蜒1600多千米,总面积45.59万平方千米(其中飞地53.22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4.72%。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千米,南北宽530千米,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有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陇南山地

陇南山地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

陇东、中黄土高原

陇东、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历史上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尤其是定西中部地区成了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陇东、中黄土高原蕴含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

甘南高原——甘南草原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千米,宽由几千米到几百千米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1000多千米,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甘肃省最高点为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27米。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河西走廊以北地,东西长600多千米、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特点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变化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特点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变化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特点 7月至9月阿克塞气候变化

本文链接:http://www.shengxiao88.com/article/216887.html

上一篇:大学新生报到3月还是9月好 大学新生几月份报到

下一篇:更多运程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运程相关文章
更多运程文章
喜欢运程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