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龙姓的排名 百家姓中龙姓的位置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百家姓中龙姓的排名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百家姓中龙姓的位置和百家姓中龙姓的排名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百家姓中龙姓的由来
龙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百五十六位,那么,龙姓的姓氏起源是怎么样的呢?龙氏的家训有哪些呢?龙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龙姓的现代名人有哪些呢?宋元明间,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人口的流动由北、西向东南地区迁移,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分别向湖南和江西地区迁移。一起看看龙姓的由来。
龙姓的起源
源流一
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出自赢姓,楚青铜器中有龙赢,赢姓龙氏嫁女楚贵族。商代甲骨文中有龙方,为商方国。
源流二
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
源流三
出自虞舜时期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
源流四
出自夏代孔甲时期御龙氏刘累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刘累为唐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源流五
西汉和唐宋时代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源流六
出自地名,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源流七
其他和少数民族有龙姓,①《北史》所载,焉耆国(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西南),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其君王皆为龙氏。②少数民族中有龙姓。在中国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龙氏家训
1、祖训遗风(总则)
敦厚周慎,孝悌忠贞,清廉玉洁,礼义善忍,
口无择言,勤读精耕,酒色财气,切莫妄行,
谦约节俭,开拓创新,德铸后嗣,承传文明。
2、无隐公家训录
……为吾族者,父勉其子,兄勉其弟,族之人交互劝勉。为敦厚而不刻薄;为周慎而不疏卤;为口无择言而不躁妄;为谦约而不为放肆;为节俭而不为奢纵;为廉公有威而不为贪欲阴柔。
3、仁夫龙氏家规
修谱而明伦,伦明而家齐,家齐而规设,则亲亲之道笃矣。我龙氏子孙蕃衍,皆由先世积德以致之欤。古今所论,先德不彰为不孝,谱系不谨为不肖。书云:为子尽孝,为弟尽恭,愈勤稼穑,贤谨诗书。序尊卑,信朋友,重婚姻,慎丧祭,抚族孤,怜宗贫,樽节用,却纷华,喜庆忧。吊无违礼法,嘉言善行,能尽枚举,儿孙所当深省。切思承传之甚,难系牒之易。泯举建嗣,吾宗恪遵旧规,褕祀蒸尝,以适婚姻丧祭,有主子孙,敢有不最者乎?敢有辱其先者乎?倘不忘其初,庶几无忝尔所生哉。
4、四川乐至良安镇龙氏家训(录自龙氏家族联修谱 四川安岳石羊)
凡我叔侄兄弟,静听传家格言:夫子忠孝当本,尧爵孝弟为先。
祖宗耕谈垂训,父老世世相传。须知守成不易,当思创业维艰。
自古诗书最高,从来民食为天。莫学嬉流浪子,当初易勤圣贤。
力农务要勤俭,业儒切莫虚延。勤耕自足衣食,考谈科第蝉联。
居家亦须忍耐,孝友和顺为贤。外事还要正直,慎勿昧已欺天。
父辈能存天理,子孙世代绵绵。凡我叔侄兄弟,各宜诵谈斯篇。
5、重庆大足中敖镇新店子龙氏家规十条
孝养父母;教训子孙;分别尊卑;毋作非为;清明祭扫;
禁止争讼;照管孤幼;禁大小欺凌;庆吊往来;整固户刚。
姓龙的现代名人
龙潜少将龙潜(1913-1992),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独立团、军委直属队、军委干部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5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军法科科长,新四军第2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淮北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长。
龙飞虎少将龙飞虎(1915-1999),江西省永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转为中国***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8军6师7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侦察科长等职,先后参加了进征赣南、回守井冈山、攻占长沙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首座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龙开富少将龙开富(1908-1977),湖南省茶陵县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编入工农革命军。1928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政治部通信排长,中央军委警卫团连长兼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炮兵营政治委员、军团第四科科长,中央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长征。
龙书金少将龙书金(1910-2003),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参加农民赤卫队,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政卫连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首座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副支队长、团长,山东纵队鲁北支队队长,115师教导6旅7团团长,冀鲁边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副师长等职,带领部队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和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参加了平型关、大宗家、侠河村、王家楼等战役战斗。
龙炳初少将龙炳初(1914-1975),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第49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特派员,第4支队政治委员,南下支队第3大队副政治委员,第9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5师15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天水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姓龙的历史名人
龙圉:夏朝太康和后羿时期的贤臣。
龙子:又称“龙叔”,最早留有名言的龙姓名人,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此句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
龙贾,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惠王时期曾出任大将军。曾与为公子昴领兵与秦人商鞅在河西大战,战败,被罢官。后魏惠王徐州相王时临危受命,领兵三万与齐人大战,战败,被齐将田忌射杀。
龙且:秦末楚汉争霸时期西楚国大将,西楚霸王项羽帐前首座猛将,少时随项梁项羽起兵反秦,与项羽情若兄弟,后每战皆亲身奋勇杀敌,深得霸王项羽信任,任西楚国大司马统帅楚国精锐骑士,后在齐国由于轻敌误中韩信水淹之计导致大军溃败,虽率亲兵奋力而战然大势已去,最后力战而死。
龙述:即龙伯高,名述。两汉之际人,东汉京兆郡(今属陕西)人,曾任山都长,建武时官至零陵(今湖南永洲市)太守,任职4年。公元88年卒葬零陵西门司马塘(今零陵区徐家井办事处新建村)。原司马塘建有龙氏祠,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1949年拆毁。墓位于永州市妇幼保健站左侧,封土堆东西长3.7米,南北宽l米,高1米,石砌护围已毁。“文化大革命”期间,封土堆一半被附近居民围墙圈围,另一半为菜园,墓前4米为居民住房。墓有古碑2块,一块刻“东汉零陵太守龙伯高墓”,另一方为清光绪十年(1884)永州府儒学刘源题刻。永州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将其公布为首座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古墓葬之首座位。
龙太初:宋代人,曾以诗人名义拜见王安石,并作《沙诗》一首,赢得王安石赞许。
龙镯:宋代人,乾德年间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当地百姓绘《来鹤图》颂其德。龙仁夫:吉安(今属江西)人,元代浙江儒学副提举,著有《周易传》一书。
龙起雷:字时声,侗族,明朝五开卫(今贵州黎平县)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举人,次年进士。他是黎平的首座个进士。他也是贵州侗族中的首座位进士。历官江西清江县知县、燕京苑平知县、南京大理寺(明朝中央审判机关)少卿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弹劾首辅(内阁大臣)赵志皋等人,因得罪当权派吏部尚书李戴,被李戴废除大理寺卿官职。从此还乡,"淡泊自安,无所请属。"他与史龙起春、龙起渊等文行并有声,时称"三龙"。《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
龙许保:明代贵州人,苗族,率众起义与官军对抗十余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后遭镇压,被俘遇害。
龙燮:望江(今属安徽)人,清代著名戏曲家,著有《琼华梦》、《芙蓉城》等。
龙文彬: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间进士,《周易绎说》、《永怀堂诗文钞》、《明会要》等为其所著。
龙启瑞:清代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道光年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著有《小学高注补正》、《经德堂诗文集》等。
龙汝元:清代直隶宛平(一作大兴,今属北京)人,曾任职游击、参将、大沽协副将,在与英法联军挑起的第二次大沽之战中阵亡。
龙泽厚:清末广西桂林人,早年从康有为学,参加桂林圣学会、上海强学会等进步组织,后主持旧金山《文兴报》,作上海天游学院教务长。著有《南海先生上书记》。
龙鸣剑:四川荣县人。早年赴日留学,参加同盟会,后组织同志军,开展武装斗争,在去往叙州(今宜宾东北)的行军途中因病去世。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云南昭通炎山人,中华民国**时期滇军将领,云南省政府主席。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人,彝名纳吉鸟梯。
龙国桢:原重庆永川万寿乡人,民国进步官员,留学日本。1912年,四川都督府建立,任都督参赞、高等审判厅院正,1914年起先后任安徽高等审判厅检察长、贵州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检察长、总检察厅检察长、四川高等法院院长、刘湘21军顾问、四川省政府考试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政府统计室兼综核室主任等职,为官正派,1946年赋闲家居。解放后,加入民建,任相辉学院教授、重庆文史馆员。
百家姓中阮姓的由来
阮姓在百家姓中排名首座百三十位,那么,阮姓的起源是怎么样的呢?阮姓的家训有哪些呢?阮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阮姓的现代名人有哪些呢?阮姓 发源于甘肃泾川,历周代至秦,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此际见于史册者有春秋时鲁国人阮氏,始皇时秦人阮翁仲。一起来看看阮姓的由来。
阮姓的起源
源流一
源于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这是中华阮氏的主要起源。皋陶有 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商末, 西岐西伯侯 姬昌率军灭了阮国,原阮国王族相约以国名为姓氏,称阮氏。后来就称为阮氏。阮国被西周所灭之说可见于《 辞海》,但据《 诗经 大雅· 皇矣》载:“密人不恭,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爱整其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依其在京,侵自阮疆。徙彼高岗,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歧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商末周初,周武王为彰其天子 洪德,安抚夏、商王朝后裔的民心,曾大预封国,诸如封 虞舜的后裔妫满于陈邑(今河南 淮阳),为 陈国的开国始君,遂为陈氏的开氏(姓)始祖。周朝如此封国命氏,氏的发展便迅速增多,阮氏便为众 多氏国之一。当时这样的小“国”,其实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氏族部落。诸如: 程国、 崇国、 扈国、阮国、 房国、 杜国、 箕国、密须国、 寒国、 过国、 庸国、邺国、 铸国、戈国、邳国、 观国、 褒国、缗国、 岐国、仍国、奄国、双国、 武罗国等等。后来,阮国在西戎贵族的侵压下不断被分割,阮国被迫逐渐东迁,战国初期为 秦国所灭,设置为义渠邑。阮氏族人为避战乱和仇杀,后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阮国故地在西汉时期置为安定县,北魏时期为泾州,唐朝时期改为 保定县,元朝时期改为 泾川县,因泾水而得名。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九阮,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 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 赵武灵王 赵雍(公元前340~前295年)所扩攘,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吞并了楼烦,夺得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九阮成为 赵国边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一个大郡,辖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茂明 安旗之地,称为九阮郡,郡治 故城在今内蒙古 包头市 五原县。
秦、汉之际,有住民以九阮郡名称为姓氏者,后省文汉化为单姓阮氏。
源流三
石姓有人改姓阮姓.据《南史》记载,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姓.据《南史》、《姓氏考略》及《路史》所载,春秋时卫大夫石石昔之后有在东晋时改石为阮者.另南朝会稽余姚人石令嬴因得梁武帝宠爱,被萧衍拜为修容,赐姓阮,其家族或有以阮为氏者.
源流四
出自他族.今台湾土著、京、彝、回、壮、傣、蒙古、朝鲜、锡伯、苗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
阮姓的家训
一、笃孝思
祭先祖,孝双亲;尊师长,懂感恩;存孝道,尽虔诚。
二、睦族邻
亲宗族,惜同根;兄弟睦,胞情深;怀诚恕,友四邻。
三、重家教
明事理,慎言行;存大志,恒发奋;讲礼仪,知谦恭。
四、理正业
走正道,务正业;守本分,用实功;锲不舍,求大成。
五、崇仁义
施仁爱,乐助人;弘大义,济危困;爱公益,积善门。
六、尚勤俭
思进取,天酬勤;戒挥霍,不厌贫;俭养德,正其心。
七、慎择偶
察品行,审贤能;勿重表,轻门庭;合志趣,结同心。
八、谨交友
善友之,远小人;重允诺,待人诚;勿趋势,阔胸襟。
九、勇纠错
恶莫为,不冲动;戒骄躁,忌斗狠;勇改过,善惩忿。
十、明廉耻
守法纪,忌贪嗔;知荣辱,省吾身;严克己,扬清风。
阮姓的历史名人
阮瑀(约165-212):东汉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为 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事,能诗,善作书檄,有《阮元瑜集》。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名士,字嗣宗,陈留尉氏( 今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他博览群书,尤好庄老,有《阮嗣宗集》。他有八十余首《咏怀诗》,颇为有名。
阮咸:魏晋间名士,字 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 尉氏)人,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他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曾为散骑侍郎。
阮孝绪(479-536):字士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他撰写了《 七录》,仿照《七略》分类法,将当时所见图书6288种,44520卷,分为经典、纪传、子兵、文集、术技、佛法、仙道七录,已佚。现尚寸《广宏明集》,有五十五部序目,可考察其分类情况。
阮枞江(873--944),又名阮况。今安徽省 枞阳县藕山镇阮家享堂人。唐末,奉朝廷之命围剿断腰山(今藕山)一带以郭力武为首的山盗,大获全胜,被封为镇江南大将军。爱藕山镇形胜,遂定居,成为破罡阮氏鼻祖。在唐代,当地山上有江匪。懿宗皇帝派阮况(京都长安人)率兵来剿匪,纵火焚山,匪灭民安。懿宗以阮况镇匪有功,封为镇江南大将军,阮况易名阮枞(镇)江,并旨阮将军就地休憩定居,成为山下阮氏一世祖。
后阮氏修宗谱,认为将军之名,应与山并举,山中之匪已了,在“凵”中加上“了”字,而山之原始名莲花,花下有藕,于是将山名读“藕”山。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清朝江苏 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嘉庆、道光年间,历任户、兵、 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 云贵总督, 体仁阁大学士。他倡修《清史》、《儒林》、《文苑传》,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为己任。他在浙设 诂经精舍,在粤立学海堂,撰《十三经校勘记》、《经籍纂诂》、汇刻《 皇清经解》180余种。
阮匡衡:[清]字 瑶琴,江苏扬州人。康熙四十二年(一七o三) 武进士,官守备。工十七帖,年七十余,犹日临不倦。《扬州画舫录》
阮丽珍:[公元?年至一六五三年前后]字不详,安徽怀宁人,阮大铖之女。生年不详,约卒 于清世祖顺治中。美容色,长于作曲。大铖降清,她为某亲王所得,甚宠爱。后来为福晋所妒,遂被鸩死。大铖所作《燕子笺传奇》,相传乃丽珍所作;此外又作有《梦虎缘》、《鸾帕血》……等剧,《梵天庐丛录》并传于世。
阮年:[清]字遐生,杭(杭州)人。墨竹师 诸升。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作兰竹图。《 图绘宝鉴续纂、同人画集
阮品:[约公元二六五年前后在世](亦作侃)字德如,尉氏人。生卒年不详,约 晋武帝泰始元年前后在世。与 嵇康为友。仕晋至河内太守。品著有文集五卷,(《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阮玲玉(1910——1935),中国早期 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阮姓的现代名人
阮经天,1982年11月8日出生于台湾台中市,中国台湾演员、模特。2002年,出演戴佩妮的MV《爱过》而踏入演艺圈;2004年,首度参演偶像剧《米迦勒之舞》;2023年,出演偶像剧《绿光森林》;2023年,首次主演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创下台湾偶像剧的收视纪录,因此被人熟知;2023年,出演电影《艋舺》,凭该片获得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为适当男主角;2023年,主演电影《LOVE》、《血滴子》;2023年,与钮承泽、李烈共组自己的经纪公司;2023年,主演电影《军中乐园》;2023年1月,出演电影《纽约纽约》、电影《谋杀似水年华》 ;同年,加盟江苏卫视真人秀《我们的挑战》。
阮小仪(英文名:Kitty,生于1970年11月23日),香港商业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曾就读于嘉诺撒圣心书院(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及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1996年加入商业电台,初期于广告部担任创作工作,在协助王仲凯演出周日黄昏搞笑节目《废话小说》中,参演阮小仪一角之后获赏识转职为DJ。其后与森美主持《森美变态乐园》,公司认为他们合作无间,之后二人一直都合作主持节目。2001年开始独立担当节目主持,主持《神州大地小仪国》。2023年,阮小仪在《美女厨房》节目大热夺冠,成为第二代美女厨神,其后更推出烹任书藉《小仪煮饭仔》。
阮明雪,越南女歌手,唱片总销量超过1000万张。成为继日本滨崎步、中国香港王菲、中国台湾SHE等之后,亚洲唱片总销量超过1000万张位数不多的女歌手,也是全亚洲唯一一个最走红的姓阮的女歌手。
阮兆祥(1967年5月23日-),香港无线电视男演员、主持人,昵称祥仔。阮兆祥除了会演戏、能主持、懂唱歌之外,阮兆祥还能作曲作词,曾经为张学友作过歌曲,堪称是多才多艺。阮兆祥凭《溏心风暴》获得TVB“万千星辉颁奖礼”最为适当男配角。
阮明智出生于越南,8岁的时候他离开了越南,尽管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那里,但是自幼喜爱香港电影的他已经立志成为一名功夫演员,很快他就开始习武,他练功的时候十分刻苦,每天都要练习十个小时以上并从不间断,现在他已经有了18年的武龄,精通截拳道,泰拳和空手道,同时也是一名中国传统武术高手。
百家姓中樊姓的由来
樊姓在百家姓中排名首座百零二位,那么,樊姓的起源是怎么样的呢?樊姓的家训有哪些呢?樊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樊姓的现代名人有哪些呢?樊氏主要出于姬姓。 周太王有后代叫作仲峬的因为作战有功被分封到樊地(今河南济源),他的后代以国号为姓,世代以樊作为姓氏。而樊氏最早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商汤时代。一起看看樊姓的由来。
樊姓的起源
源流一
源于 姬姓,出自 周文王裔孙仲峬的 封地,属于以 封邑名称为氏。据 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周文王的儿子 虞仲有孙名仲峬,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 周宣王姬静南征北战,使周王朝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号称“宣王中兴”。姬仲峬,亦称樊仲甫、樊仲,逝世后谥号“穆”,故又作樊穆仲,他是 鲁献公姬具的第二个儿子,在周王室为卿士,是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贤名之臣,在当时的诸侯之间,地位十分崇高和尊贵。在樊仲峬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称樊氏至今。因其始祖为樊仲峬,史称姬姓樊氏、樊氏正宗。
樊氏族人大多尊奉仲峬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 子姓,出自 商汤王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据《 左传》记载, 商汤的后裔子孙,在商中期以后,按分封的地名,形成了陶、施、樊、繁、锜、几和终葵七大族,其中有樊氏,子孙一直沿袭下来。
商朝灭亡之后,周武王姬发把殷商的遗民七族划归齐国管辖,故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樊氏家族多在齐、鲁一带。孔子的弟子樊须,字子迟,便是商人七族中樊氏的后人。史称子姓樊氏。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樊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樊人,亦称樊缨、鞶人,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官位,职责就是掌管周王朝君王行走的道路。在典籍《周礼·春官·巾车》中记载:“掌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钖樊缨。樊,马大带也。”钖,就是马额头上的金属装饰物,走动时会发出悦耳声响;繁,就是束马的腹带;缨,就是挽马的颈革;都是用来辂马的带饰与工具。实际上,樊人就是在指定的王路上为君王驾御马车的小吏。
在樊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樊人氏,后省文简化为樊氏。
源流四
源于 古巴人,出自汉朝时期巴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上古时期, 古代巴人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地区,后迁徙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以巴廪君为首领,由巴氏、巴蔓氏、巴瞫氏、巴相氏、巴郑氏这五个姓氏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史称古巴国,国人称巴人。古巴国在夏王朝时期称“巴方”,在商王朝时期称“巴奠(甸)”。
巴国形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灭亡于战国中期,约有八百年历史。秦国灭巴国之后,故巴国五个姓氏部落中的巴蔓氏族部落,后取谐音汉字“樊”为姓氏,称樊氏,世代相传至今。 按历史、文物专家 李学勤考据,信阳平桥樊君墓出土铭文,樊为芈姓。 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巴郡、南郡蛮夷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包括混入赢姓、子姓、姬姓的部分樊姓 ,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 长阳 西北)。
源流五
源于 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流域等地区。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伊拉哩氏多冠汉姓为樊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源流六
出自三国时期,河南省许昌县小召乡樊庄村。
樊姓的家训
吾氏族人,莫忘家训;弘扬祖德,百福骤臻。
忠孝传家,舍生取仁;爱国爱族,永葆青春。
维护真理,知过修正;浩然正气,铁骨铮铮。
扬善疾恶,是非明分;遵纪守法,定为己任。
温良谦恭,纯朴厚敦;戒骄戒躁,养性修身。
见义勇为,除暴匡正;和邻睦族,切莫欺人。
艰苦创业,克勤克俭;禁赌禁毒,留好名声。
绿化家园,整洁卫生;保护环境,造福子孙。
助人为乐,扶贫济困;饮水思源,为富当仁。
致力族事,各尽所能;公务义举,捷足先登。
高堂父母,务必孝敬;尊长爱幼,尚德自罄。
严教子女,父母责任;雕琢成器,后继有人。
计划生育,国策要遵;铲除旧习,男女平等。
诚实智信,情操忠贞;知廉明耻,堂堂正正。
科技领域,学问精深;迎难而上,勇于攀登。
科学种田,农民根本;勤劳致富,建设新村。
文明经商,诚信待人;无欺无诈,价实货真。
卫国保家,应尽责任;祖国需要,勇于献身。
告诫学子,寒窗发奋;勇攀高峰,平步青云。
人民公仆,自爱自尊;公正廉明,芳名可钦。
舌耕砚田,讲史传经;呕心沥血,为国育人。
勇闯天涯,务工进城;创造财富,福荫后昆。
家训督我,我遵家训;耀祖光宗,国强家兴!
樊姓的历史名人
樊皮
春秋时周国大夫。 樊皮叛王《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樊於期
樊於期,战国时秦国大将,避罪 于燕,得 燕太子丹之庇护,后因 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愿得其首级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樊哙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 大将军、 左丞相,沛县人。楚汉战争时, 项羽的谋士范增打算在 鸿门宴上谋杀 刘邦,樊哙持盾闯入,斥责项羽,使刘邦得以脱身。 灭秦后,与 张良谏刘邦不要贪图 咸阳宫室安乐,遂封存重宝财物府库。以军功封 舞阳侯。
樊氏
昔 桂阳太守 赵范寡嫂。先主平江南,范降。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
演义简介:
蜀桂阳太守赵范寡嫂。先主平江南,范降。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 范常劝其改嫁,樊氏言惟有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相貌堂堂,威仪出众;与夫家同姓方嫁之。范因此欲以配云,云以与范结拜,恐名誉不立,固辞不许。
历史评价:
《 三国志》:“有国色。”
相关人物: 赵范 赵云
曾效力过的势力: 刘表 蜀 魏
樊英
字季齐,生于汉代,南阳鲁阳人。他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他在壶山之阳隐居时,向他求学的人从四处涌来。无论州郡如何礼请他,他都不应。有一次,有暴风从西方吹来,樊英对学生们说:“成都正在发生火灾。”就喝了口水冲西喷去,并让学生记住当天的日子。后来有人从 蜀郡来,说那里大火,发生的时间与与樊英喷水的日期正好相符。来人还说,当时有黑云从东边突然袭来,须臾之间转为大雨,于是火灾得以扑灭。永建年间,宫殿上有一架钟在无人敲击时,自己能发响,皇上对此甚为忧虑,公卿大臣们无人能解。于是便去询问樊英,樊英说:“蜀岷一带发生山崩了,山是铜为母,母亲崩,所以儿子鸣。这并不表示当今圣朝会有什么灾祸。”时隔不久,果然有人向朝廷奏报,蜀地发生了山崩的消息。在中国古代,隐士多是修道之人,修道人具有特异功能并不足为奇,因此他能用遥识功能看见成都市的火灾,并用功能扑灭它。
樊逊
北齐哲学家,他对道教神仙方术加以批判,认为皆虚妄之术,“ 秦皇汉帝,信彼方士,冀遇其真, 徐福去而不归, 栾大往而无获。犹谓升遐倒影,抵掌可期,祭鬼求神,庶或不死。江璧既返,还入 骊山之墓;龙媒已至,终下茂陵文坟”(《北齐书·樊逊传传》),到头来都进了坟墓。
樊稠
(?-195), 东汉末年军阀,官至右将军、万年侯。凉州 金城人。 董卓部。董卓死后,无所依附,于是伙同 李傕、 郭汜、 张济等人合众十余万反扑长安,败 吕布、杀 王允,把持朝政。后马腾与李傕有隙,交战数日,溃败 长平观下。 樊稠追至 陈仓,与 韩遂友好罢兵,却遭李傕猜疑。不久,于会议中为李傕刺杀。(猜疑只是权争的托词罢了)
樊兴
安州(今广东省 中山市)人,原籍安陆(今湖北省 安陆市)。为人忠谨,大唐开国功臣。历左骁卫将军、赤水道行军总管、左监门大将军等职,后官累至检校右武侯将军、襄城郡公。永徽初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 献陵。
樊梨花
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 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樊父原系隋将,归依 突厥)。樊梨花智勇全,美貌绝伦,其自嫁薛丁山为妻,协助 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 兵马大元帅。其一生故事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视剧、电影、歌舞戏剧等。且广为民间 道教立庙祀神至今。樊梨花是 中国古代四大 巾帼英雄之一。和 花木兰、 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说的是在大唐 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 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甘肃 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 薛仁贵前去征讨,所有关于樊梨花的传说便都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上。
樊圻
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 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 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 金陵八家”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柳溪渔乐图》
樊姓的现代名人
樊少皇,1973年6月19日出生于香港,演员,中国香港男演员。[1]1976年,参演首部电影《法网难逃》;1986年,以童星身份续拍电影《再见妈咪》及《听不到的说话》;1991年,参演唐季礼执导的《魔域飞龙》;1992年,参演功夫电影《力王》系列;1997年,主演金庸改编的武侠剧《天龙八部》热播;2023年,凭借《叶问》中金山找一角入围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为适当男配角;2023年,出演魔幻电影《倩女幽魂》和《楚留香新传》;2023年,出演武侠电视剧《新白发魔女传》;2023年,主演战争剧《兄弟们上》;2023年10月参演《皇甫谧传奇》。
樊梅生,香港著名演员,是邵氏的“武夫”,常常出演莽夫壮汉类角色,在外界被称为“大块头”,此外,他也在幕后唱男声,曾因身在外地与《倩女幽魂》的歌曲《道道道》失之交臂,其子是香港动作演员樊少皇。
樊奕敏(Amy),1971年5月28日出生于香港,1991年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该年度最上镜小姐奖,并先后加入无线电视及亚洲电视等两大免费电视台,之后于中国**发展事业,2023年11月离开亚洲电视。曾参与两岸三地及日本制作单位制作之剧集、电影及担任多个大型综艺司仪,其中担任女主角的《杨总正传》作品,更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二十一届(2000年度) 全国电视剧“飞天三等奖”,是首位香港女演员获得“飞天奖”主角提名。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百家姓中龙姓的排名和百家姓中龙姓的位置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
上一篇:常姓男孩起名100分的免费 鸡年胡姓男孩起名大全洋气两个字
下一篇:更多起名